- 創建時間
- 2023/2/5 13:25:54
校獎風采 | 王曉輝:在大風大浪裏成長
為發掘先進學生典型,樹立優秀學生標桿,充分發揮獎勵機製的育人作用,學校設立“天美娱乐校長獎學金”。天美娱乐校長獎學金是為獎勵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優秀拔尖人才而設置的校內最高等級獎學金。在學生申請和院系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初審評議、終評答辯📁🧔、校內公示,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最終獲得2022年度校長獎學金。
他們,品學兼優,德才兼備
他們,註重實踐,奮發進取
他們👨🏻🦯,投身誌願,甘於奉獻
心中有火🕦,眼裏有光👩🏼⚖️,夢想堅定🏇🏻🕜,闊步向前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2022年度校長獎學金研究生組獲獎者王曉輝
1
個人簡介及主要榮譽
王曉輝,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南海🐁、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大氣微塑料的賦存特征、源匯和輸運。曾榮獲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校優秀學生等榮譽;已發表SCI論文共20篇(第一作者4篇),一作高被引論文一篇♻;參與多個重點科研項目👩🏽🍳,研發製作了14個Manta拖網🔒、1個大體積原位采樣裝置👩🏻🎨、1個河口定點大塑料收集網和1個表層大塑料收集拖網等多個自主創新采樣設備🤵。
2
個人事跡
王曉輝和實驗室同門
立足海洋➙,潛心科研
由於專業的特殊性,王曉輝在本科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海上經歷。大海的美,總是引領著人們去不斷探索和求新。就這樣🍲,為了延續對大海的熱愛,王曉輝來到了李道季教授課題組👱♂️,來呵護和保護我們所愛的大海。
其實王曉輝的科研之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跟大部分同學一樣🐂,王曉輝也有過迷茫和壓抑。王曉輝在發表第一篇文章之前🤘,已經寫廢過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到現在還塵封在自己的硬盤裏🎆。但是這兩篇文章的寫作經歷卻讓王曉輝受益頗深,不僅鍛煉了閱讀文獻和繪圖的能力,也讓王曉輝明白了不是隨便一個想法就能去寫文章的。王曉輝2017年入學,當時為碩士研究生,專業為海洋生物學,2019年底,他申請碩士轉為博士,即碩博連讀🥿,專業依舊是海洋生物學👌🏻。但是直到2019年底才發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這已經慢於好多人了。為了探索國際前沿領域,經與導師交流,在2019年底,改變並確定了新的博士研究方向,探索微塑料在海洋大氣中的“足跡”。針對海洋大氣微塑料陸海輸運這一國際前沿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科學研究。
海洋大氣微塑料源匯過程示意圖
由於王曉輝的研究方向的特殊性,每一份科研樣品的獲取都需要很長的周期🕵🏿👱🏻,因此獲取研究成果並不像其他方向這麽快。有時候為了縮短從樣品到科研成果的時間🎯,經常會晚上11點多睡,再到淩晨3點鐘或5點鐘起來。這期間並不需要定鬧鐘,心裏那對科研的急迫性總是讓自己到了那個點自然醒👨🏼🚀。為了保持每天精力充沛🧑🏻🔧,王曉輝有時會去打球或跑5公裏👮🏼。在跑步的過程中,王曉輝也會總結自己近期的問題,思考接下來時間如何安排,消化不良情緒。
“當科研遇到瓶頸的時候🧮,多跟自己導師或學院的老師🏊♂️👩🏿🍼、師兄師姐交流,不要固步自封,閉門造車。” 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科研問題的時候👩🏼🦲,導師和同門師兄師姐也會熱心幫助,這使得王曉輝的科研之路能夠順利進行
學以致用👨🦼✉️,創新創造
在李老師課題組🎁,王曉輝有幸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聯合國環境署等重點科研項目。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王曉輝學到了許多,他說🧞♂️:“參與項目研究🧏🏿♂️,不僅讓我接受了系統的科研與學術訓練,也提高了我獨立從事科研項目的能力👩🏼🍼,這為我以後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基礎。同時,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有時間計劃安排🧑🏿🦳,一旦拖延👩🦽,結題的時候會很難。相信這些經歷都將成為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在參與這些項目過程中,王曉輝發現領域內缺少一些專用的采樣裝備。因此王曉輝把野外實踐經歷與理論知識結合🧋,從草紙>>三維設計圖>>激光切割圖紙>>實物🥷,研發製作了14個Manta拖網🤽🏿♀️、1個大體積原位采樣裝置、1個河口定點大塑料收集網和1個表層大塑料收集拖網等,目前這些采樣裝置已經作為塑料和微塑料標準化采樣工具被廣泛推廣至亞太區域使用,支撐了多個重點項目的開展和實施。比如Manta拖網👨❤️👨,目前已經應用於河口、海灣🪶、近海、遠洋以及采樣培訓。雖然在研發製作這些設備很耗時且困難,涉及到很多專業以外的知識,但是這個過程也提高了王曉輝不拘於傳統研究方法,獨立設計和製作,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